10月11日,A股市場迎來“黑色星期四”。板塊、題材全線飄綠,盤中一度千股跌停,最終以滬指跌逾5%收場。對于后市,機構則認為目前A股已經處于估值歷史底部,有走出獨立行情的可能,板塊方面可關注金融、基建、周期等確定性板塊投資機會。
滬指失守2600點 歐洲市場“接力”下跌
10月11日早盤,A股即以暴跌開場。不僅兩市全線低開,滬指更一度跌破“股災底”2638.30點。隨后市場一路走低,一度再現千股跌停,最終滬指收盤大跌5.22%,收報2583.46點,不僅徹底跌穿“股災底”,更失守2600點整數關口。最終,11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3581億元,量能較周三明顯放大。
對于A股大跌的原因,市場普遍認為受隔夜美股市場影響較多。在美聯(lián)儲加息壓力影響下,隔夜美股率先暴跌,其中道指跌逾800點,納指跌超4%,標普500指數11大板塊全部收跌。在此影響下,周四早盤亞太市場開盤即全線暴跌,并最終以大跌收場。其中,日經225指數跌3.9%,韓國KOSPI指數跌逾4%,香港恒指大跌3.54%,報25266.37點。
并且,周四A股收盤后歐洲市場繼續(xù)“接力”暴跌。英、法、德股指期貨期貨等全線低開。截至發(fā)稿時,倫敦FTSE、法國CAC、德國DAX均下跌超1%。
基建概念個股活躍 A股后市可持續(xù)關注
全球拋售氣氛濃厚,在此情況下,A股后市如何?對此聯(lián)訊證券指出,A股短期會受到美股的負面沖擊,但中國股市處于估值歷史底部,疊加諸多政策邊際改善,中期有走出獨立行情的可能。
國聯(lián)證券也認為目前A股市場總體估值處于底部區(qū)域。且近期政策利好不斷包括央行降準、銀行理財新規(guī)允許公募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進入股市等,預計后市大盤維持2500點-2700點區(qū)間震蕩格局,板塊方面可關注金融、基建、周期等確定性板塊投資機會。
事實上,近一段時間以來基建板塊一直表現較為活躍。11日早間基建板塊即逆勢走強,成都路橋盤中一度觸及漲停,最終上漲4.67%,更帶動四川路橋等跟漲。